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官网

密码 注册
您当前的位置:浙江希望工程在线>各地传真>详情

无偿捐赠眼角膜 大学生吴立斌把光明留给他人

来源:新华社 发布时间:2007-04-16 14:04:01 打印 字号

  新华社福州4月10日电题:吴立斌:把光明留给他人

  新华社记者孟昭丽

  年仅21岁的闽江学院大学生吴立斌永远地闭上了双眼,一个生命黯然离去,却使两个生命重见光明。当日,两名贫困中学生成功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手术,捐赠者是吴立斌。

  21岁的年龄,就像刚刚跳出地平线的太阳,有太多的梦想还没实现,在生命的尽头,他却超脱了痛苦,点燃了自己,照亮了他人。

  4月3日,吴立斌被追授为“福建省优秀大学生”。

  生命弥留之际捐献眼角膜

  今年1月15日,刚刚做完视网膜脱落手术的吴立斌在妈妈搀扶下在医院花园散步,眼睛上蒙着层层纱布的吴立斌说,“一个人眼睛看不见是多么痛苦啊!将来我要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失明的人。”

  “孩子,别说傻话!” 吴妈妈悄悄转过头,擦了擦眼泪。她不相信儿子会离开人世,因为医院说吴立斌手术成功,再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。

  命运捉弄人。1月16日,准备出院时,吴立斌病情突然加重。1月17日,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,吴立斌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。

  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威胁,吴立斌没有害怕,更没有抱怨,他告诉母亲:“我想在我离开人世后将眼角膜留给有需要的人,让我的眼睛依然注视这个世界,注视那些曾经给过我帮助和关爱的人……”

  吴立斌的话让守在病房外的同学更加揪心,他们说什么也不愿意让老班长就这样匆匆离开。1月18日晚,30多名同学连夜为他筹款,他们跑遍了全校的每一间寝室。“我们筹款到夜里12时,后来到食堂数钱,全是一些角票,还有很多硬币,一直数到了凌晨2时。”

  1月19日,一万九千多元,带着全校师生对吴立斌的祝福,送到了医院。然而,此时的吴立斌已经昏迷不醒,同学们站在病床前,含着泪默默为他祈祷,盼望奇迹出现。

  然而,奇迹并没有出现。1月22日,吴立斌走了。吴爸爸完成了儿子的遗愿:无偿捐赠眼角膜。福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胡晓强说,吴立斌是福建省第一个捐赠眼角膜的大学生。

  农村人讲究“死后留全尸”。村里人知道此事后,一些难听的话传到了吴立斌父母耳朵里:“拿儿子器官卖钱” “器官送人会给家人带来灾难”……吴爸爸却说:“我们没有什么忌讳,这是好事情。”

  没人知道他是贫困生

  整理吴立斌遗物时,吴妈妈哭了:大冬天,别人用棉被铺床还觉得冷,儿子却只有一条草席;别人家的孩子电脑、手机、相机齐全,儿子只有一个旧MP3……

  吴立斌的家乡在福建永安市安砂镇石碧村,群山掩映,村里人靠种植烟叶和蔬菜为生。吴妈妈一直觉得愧对儿子:家境不好,孩子从小就懂事,从来不向家里多要钱。没想到,儿子的日子会过得这么苦。

  同学们还记得:上礼仪课时,老师看吴立斌个头一米八,形象又好,叫他当模特。老师看了看,指出了他穿着上的不足:衬衣的袖口应该放在西装的袖口里面,应该露一点,裤脚不能放在鞋里等。他站在上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并不解释。后来大家才知道,这些衣服是吴立斌借来的,穿起来不合身。

  常常跟吴立斌一起吃饭的同学说:“吃饭的时候,我们买的菜有荤有素,而他总是素菜,加一碗免费汤。”夏天时,他不吃冷饮,陪伴他的是装满开水的水壶。

  宿舍同学说,他很少买衣服,买的鞋子都是没品牌、断码的,省下来的钱,都用来买书。

  这个省吃俭用的孩子,从来没有向学校提出过任何要求,从没有拖欠过学费。而且,“每见到倡议捐款,他总是痛快地掏钱,”辅导员张雪说。

  吴立斌除了家里每月给的400元外,钱都是自己打工一点一滴攒起来的。他是班里打工最多的学生。大学期间,他做过家电促销员,卖过联通公司电话卡……同学王炜说,“每年五一、国庆,我问他是否回家,他总说已经找到兼职,暂时不回去了。”

  把爱洒给身边人

  吴立斌日记本上写着:“爱心如一只小小的灯,温暖别人,也温暖自己。”

  2005年秋,吴立斌考入闽江学院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。从这一年起。热心和善良感染着身边的人。

  同学们最难忘的是军训操场上吴立斌穿梭的身影。军训期间,酷日当头,一场训练后大家筋疲力尽,口干舌燥。这个时候,总有一个黑瘦的人影跑步数百米到食堂和其他同学一起,抬着几十斤重的大水桶送水给大家喝。一天好几趟,他的脸上还一直挂着笑容。

  一位同学至今记得:他打球时不小心被玻璃渣弄伤了眼睛,血顿时流了出来。吴立斌二话不说,立即把他扶到医疗室。当时身上没带钱,吴立斌又飞快跑到位于六楼的寝室取钱。

  在同学眼里,吴立斌不知疲倦:调整宿舍,他总抢着搬最重的东西;有同学爬山没力气了,他蹲下来背;路上遇到同学拎着重东西,他抢着帮忙;每次搞寝室卫生评比,他总会带人去帮女生擦天花板……

  在村里人眼里,吴立斌是个十足的孝子。吴立斌的爷爷患有哮喘病,一到深秋只能在床上躺着,立斌六七岁时就懂得给爷爷烧火取暖,端饭给爷爷吃,只要他在家,天天如此。爷爷去世后,奶奶下半身瘫痪,立斌放学回家就到床头陪奶奶说话,端屎端尿。

  没有完成的志愿

  2007年1月9日,同学们送吴立斌住院的路上,一位同学帮他接过背包,觉得沉甸甸的。吴立斌解释说,“这些都是备考用书,我计划三个月把这些书看完。”

  “哎,你这书呆子,都快动手术了,还要看书?”但同学们知道,他说到做到。时间久了,同学们摸着了他的学习规律:早晨六时多起床练英语口语,吃过晚饭直接去教室上晚自习,一直到晚上11时后回宿舍。熄灯后,他会就着走廊和浴室的灯光继续看书,一般看到深夜。

  同学们后来在吴立斌的日记本里了解到:他想做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。

  同学说,吴立斌计划性很强,定了目标,就会去努力。他总是说,“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。”

  旅游系团委书记朱玉华展示了一大堆吴立斌的证书:党校结业证书、校优秀学生干部、校优秀团员、校三等奖学金、国家人力资源师助理证……

  生病住院的日子里,吴立斌也总抱着书认真看。他总是劝别人“不要浪费时间,不然将来会后悔,应该抓紧。”

  “永不放弃!”在日记的扉页里,吴立斌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这四个大字。

  吴立斌去世后,闽江学院百度贴吧爱心涌动,点击近万人次。

  4月5日清明节,同学们专门为吴立斌建了一个网上纪念馆。一位同学写道:“生命的延续有着另一份生命的重量。”